2020年,以花西子、完美日記爲代表的一批新興美妝品牌開始走向海外,這一年也被稱爲“國貨美妝出海元年”。隨後,一批曾經是歐美、日韓網紅美妝品牌供應商的中國企業,也紛紛重視起了品牌建設。
美甲、美睫等美妝類周邊產品,也同步走向海外市場。
近年,隨着人們越來越注重顏值管理,美甲消費者規模持續增長,但中國美甲市場已經出現了增長放緩的傾向。
艾媒數據顯示,2021年中國美甲市場規模爲1854.8億元,同比增長25.3%,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62.5億元,同比增長5.5%。
當美甲市場成爲一片紅海,高速增長的時代隨之成爲過去。業內人士表示,如今在國內市場賺錢越來越難了。
中國美甲品牌攸梨美塾創始人宋昭告訴霞光社,2011年,品牌最先把“日式美甲”這一概念引入中國市場,成爲十餘家日本美甲品牌在中國的代理商,此後的十幾年公司生意一路順風順水。
當時,雖然一瓶日本進口美甲凝膠的價格高達人民幣200多元,是國內指甲油價格的10倍。但由於日本美甲凝膠色號齊全,且對甲醛和苯的控制嚴格,安全性較高,很快引領了市場潮流。宋昭的公司也在之後的12年,發展成一家集產品、培訓和線下店鋪於一身的美甲企業。
現代美甲起源於歐美,在中國的發展時間並不算長,還未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和具有影響力的大品牌,表現爲市場集中度較分散,專業化程度低。
这样的背景下,许多美甲店铺陷入内卷式竞争,一方面不得不通过降低价格吸引顾客,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房租、人力和推广成本。
產品供應商同樣面臨內卷的局面。國內美甲市場To B和To C的界限並不明確,大部分產品供應商都既做B端批發的生意,又在電商平臺做面向C端的零售生意。同時,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在銷售商品時只追求獲取利潤,並不重視品牌建設。
“我們從2011年開始,到2020年這個階段,無論做什麼都很順,很懷念那個時候。”宋昭感嘆,“現在好難”。
她告訴霞光社,2019年開始,她明顯感受到國內市場的“卷”。公司銷售的日本進口產品,相比國內美甲產品,並不具備價格優勢,受到的衝擊很大。
“當時我們只能艱難維持。”宋昭說,因此公司決定出海做外貿,來增加額外的營收和利潤。
得益於與日本客戶的多年合作,攸梨美塾的出海首站就選擇了日本市場,成爲了日本美甲品牌方的供應商。
宋昭說,許多中國美甲廠商經營貼牌代工業務,爲國外品牌生產符合其標準的指甲油,而日本公司也有在中國採購產品的需求。
相比於中國較爲分散的美甲市場,日本的美甲市場高度專業化,批發業務集中在幾家頭部美甲公司手中,B端批發價明顯低於C端零售價。
在國內,宋昭的企業將產品主要銷售給美甲發燒友和美甲店,以To C爲主。但在出海日本的過程中,公司主要負責爲頭部美甲公司提供產品,實現了從國內C端爲主業務到出口B端爲主業務的跨越。
通過客戶間的互相介紹,攸梨美塾很快打開了日本市場。2021年,公司又開始向歐美出口產品。
“可以說,是外貿拯救了公司的命運。”宋昭說,很慶幸當時出海的決定是正確的。疫情期間,國內美甲店遭到重創,電商平臺也越來越內卷,內貿只能勉強維持,而外貿爲公司創造了第二增長曲線。
相比國貨美妝品牌,美甲出海略顯低調,但由於中國已經有了完善的生產體系和供應鏈,中國美甲產品在海外的市場表現並不算差。
和攸梨美塾類似,一些品牌把出海作爲增長營收和利潤的補充業務,另一些品牌則直接把海外作爲主要陣地,例如在美國創立的美甲出海品牌Modelones,從一開始就更加專注在美國市場進行本地化、差異化運營。
比起中國市場,歐美、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美甲行業起步更早,市場需求也更大。不過,由於文化、審美等方面的差異,針對歐美和日本市場的不同特點,美甲企業也需要採取不同的經營策略。
儘管近年來國潮風盛行,但宋昭的公司並沒有激進地把中國風移入日本。“日本市場有自身的特徵,指甲彩繪圖案仍然是以和風爲主。我們更多扮演的是供應商的角色,通過提供魔鏡粉、凝膠等新產品來服務客戶,再由日本公司將這些新潮產品賣給美甲沙龍。”
對於大部分公司來說,進入日本市場並不容易。日本市場較爲封閉,整體規模並不算大,加上日本公司注重品控,一般會選擇較爲熟悉的公司進行合作,一旦選定就不會輕易更換。因此,日本市場雖然營收和利潤穩定,但機會並不多
比起日本,歐美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,爲中國美甲產業提供了更多的出海機會。
美洲市場有大量的美甲需求,是買家最多、銷售額最大的市場。早在2014年,美洲就佔據了世界美甲份額的48%,美國和巴西分別排名第一、第二。宋昭發現,北美市場的產品溢價較高,但批發商對價格的敏感度又遠高於日本市場,他們在中國採購時更注重控制成本,從而獲得較高的利潤。
以風靡美國市場的穿戴甲爲例,採購一副穿戴甲的價格在人民幣5元左右,加上物流費用,成本大概是10元(約合1.4美元)。但在亞馬遜平臺上,一副穿戴甲的標價可以達到5至19美元,一些產品的利潤超過10美元。
此外,歐美市場偏愛的美甲風格也與日本大爲不同,有別於日式美甲的柔和、精緻,美國女性更喜歡視覺衝擊力強、更能展現個性的款式和風格。因此,鮮豔的單色指甲油和穿戴甲在美國需求旺盛。
此外,歐美市場偏愛的美甲風格也與日本大爲不同,有別於日式美甲的柔和、精緻,美國女性更喜歡視覺衝擊力強、更能展現個性的款式和風格。因此,鮮豔的單色指甲油和穿戴甲在美國需求旺盛。
由於美甲服務價格偏高,許多美國人會選擇購買美甲產品自己DIY。疫情期間,線下美甲門店歇業,更多人開始購買指甲油、修甲工具、紫外線燈、穿戴甲等美甲產品,自己在家做美甲。
日式美甲有獨特的風格,色調以柔和的粉色、裸色爲主,尤其喜歡精緻的手繪、暈染,並用貝殼、天然石等自然元素的飾品進行點綴。
2019年赴美國留學的珊珊近日在跟霞光社交流時稱,初到美國時,美甲的昂貴收費就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:“在國內,200元可以做很精美的彩繪,但在美國就只夠做一個基礎款。”因此,她開始自己買美甲產品,和室友互相做美甲。
起初,珊珊買了紫外線燈和指甲油,但她很快發現,做暈染等效果需要各種顏色的指甲油,許多指甲油只打開了一兩次就不再使用,仍然不夠經濟實惠。於是,她開始嘗試穿戴甲。
穿戴甲上印着各種精美的花紋,有些還有點綴有立體裝飾,外觀並不遜色於手工美甲,且能夠隨時穿戴、卸下,如果養護得當還可以重複利用。測量好自己的手指的圍度數據後,就可在電商平臺購買一副精美的穿戴甲,一般只需要10美元左右。
無論是在服務成本高昂的北美,還是消費力較低的東南亞,穿戴甲都因其方便、美觀、高性價比的特點而受到消費者歡迎。
有數據顯示,北美市場穿戴甲滲透率高達50%。而在2022年的亞太美容展上,義烏參展企業接到的訂單大半來自東南亞,預計後續訂單可以達到兩三億元人民幣。根據預測,到2027年,全球穿戴美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90億美元。
宋昭認爲,穿戴甲並不會取代傳統的美甲服務市場,也很難隨着消費水平的提高被取代,因爲兩種美甲方式的需求和消費場景不同。“使用穿戴甲的用戶,大多看中穿戴甲的便捷性;而傳統美甲門店消費者,則更注重門店提供的服務。我認爲,未來這兩種業態可能都會持續下去。”
不過,無論是To B還是To C,穿戴甲的客單價都較低,且由於它可以循環使用,復購率也並不算很高。因此,宋昭認爲穿戴甲對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來說利潤空間有限,但對於以To C爲主,比較靈活的小團隊來說,穿戴甲能夠帶來比較可觀的利潤。